前幾天,一條#為啥山東什么都能支援#的話題沖上了熱搜,原來是山東直供河南的編織袋和皮劃艇讓網友們大感驚訝,這也讓網友們得以窺見北方“蔥省”的硬核生產力。
“蔥省”不止有大蔥
不過,山東雖因熱愛大蔥被冠以“蔥省”的別稱,這么多年來“火出圈”的農產品卻不止2米多高的大蔥。
山東煙臺的蘋果、壽光的蔬菜以及黃河口大閘蟹都廣為人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水果和蔬菜產區,山東用約占全國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產了全國8%的糧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和13%的水產品。
就在去年,山東還成為了全國首個農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的省份,因此在農產品這塊,山東同樣具備“要啥有啥”的底氣。
有了農業無人機,“玩兒著”就把農活干了
山東青島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業大市,是全國農產品供給力最高的城市之一。青島的7月高溫多雨,正是防治玉米病蟲害的關鍵時期。7月20日這一天天高云淡,家住青島平度市張戈莊鎮楊家營村的90后“奶爸”楊秀世帶著農業無人機來到了田間,準備給自家的玉米苗打藥。
圖:楊秀世給極飛V40農業無人機配置藥箱
只見他配置完藥箱,再打開手機點幾下,這架紅色的農業無人機便隨著旋翼的轉動慢慢升空,“刷”地一下朝旁邊的玉米地里飛去,并沿著規劃好的航線為下方這塊玉米地均勻地噴灑農藥,一畝地幾分鐘就能打完。
看著眼前這一幕,楊秀世說:“以前一家人好幾天才能忙完的農活,現在我一個人一個小時不到就能忙完,跟玩兒一樣,一點都不累,輕輕松松就把農活干完了!”
圖:極飛V40農業無人機在玉米地上空作業
楊秀世操作升空的這臺農業無人機是他今年年初購買的極飛V40雙旋翼農業無人機,目前已作業3200畝,去年他也購置了一臺極飛的XP2020款農業無人機。除了給自家的幾百畝地撒藥施肥,楊秀世還給周邊農戶提供飛防服務,并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針對玉米和果樹的統防統治作業任務,去年執行的統防統治作業面積超2萬畝。
而光是提供飛防服務,楊秀世就“玩著”把錢掙了,打藥一年就賺回了一輛大眾SUV,也不枉他放棄在青島市區一個月6千左右的工作回鄉種地。
除了楊秀世,同樣來自青島農村的“送奶工”楊付濤也通過農業無人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楊付濤是他們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同村人還不太了解農業無人機的時候,他便在家人的鼓勵下購買了一臺極飛農業無人機,“白天打藥,晚上送奶”,就這樣擺脫了過往拮據的生活,成了“村里最靚的仔”。
“科技富農”才能助力“鄉村振興”
秦凱是極飛在山東的唯一省級授權分銷商,迄今為止已售出超1000臺極飛農業無人機,他對“科技富農”深有感觸。
他說:“請人打藥200塊錢一天,一天最多打五六十畝地,作業不標準也不精準,但是極飛農業無人機一天可以精準施藥800畝,打一畝藥收費8-10塊錢,如果一個村有2000畝地,需要打6遍藥,按10塊錢計算就是12萬元的營業收入,買農業無人機的前期投入很快就回本了,還有的賺?!?/p>
“給果樹授粉也是,請人工授粉一天300塊,一天做不完一畝地,但是用極飛農業無人機授粉,一畝地的成本才二三十元,效果差不多但成本只有人工的1/10,因此受到了很多果農的歡迎?!彼a充道。
除了銷售極飛農業無人機,秦凱創立的山東國本農業服務有限公司還致力于提供高效和針對性的“飛手”培訓,不僅組織農戶購機時的統一培訓,公司的培訓和保障人員還會跟著農戶下地,到田間地頭觀察飛手的操作,再給出“對癥下藥”的指導建議,從而降低無人機的故障率,提升作業效率,也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批懂技術、愛農業的“新農人”。
圖:楊秀世與山東國本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交流使用心得
新農村的發展離不開“新農人”的打拼,新型農業生產方式的效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種地,青島平度市崔家集鎮前洼村發展起來的櫻桃西紅柿產業就是另一個典范。隨著家鄉西紅柿種植效益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放棄城市、返鄉創業,并通過電商和直播把櫻桃西紅柿賣到了全國各地,直播帶貨成為了“新農活”,當地貧困戶也在家門口就實現了脫貧致富。
相信隨著“新農人”的刻苦建設和新型農業生產工具如農業無人機、無人車、物聯網及智慧農業生態系統等的發展與普及,傳統農業將逐漸擺脫低效與浪費的局面,農戶也能隨之降本增效、增產增收,讓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大踏步邁向振興之路!